CSS StyleSheet

Thursday 9 August 2012

在摩洛哥認識的德國情侶─拉巴特Rabat篇(下)

發掘摩洛哥的美好


從不滿中再去尋找摩洛哥的美好,這才是至高境界。LeaNis因為居住的旅館中有摩洛哥人,這位好「鄰居」在開餐時便會叫他們一塊用餐,親自炮製最地道的摩洛哥菜給他們二人品嚐。Lea說如果有本地人邀請你到他們家用膳,記住「二仔底死跟」。她說從來未嚐過這麼好吃的摩洛哥美食,因為我們遊客平常吃的CouscousTajine已是完全扭曲的遊客版食物,她說本地街坊用的香料與別不同,令整道菜加分。

可惜,我沒有這種福份,只剩下一天我便要到突尼西亞了。
用來盛載Couscous、Tajine的器皿,圖中的微型版則作裝飾用。
世界文化遺產Jemaa-el-Fna德吉碼廣場,燈火亮起,代表晚市開爐。(攝於Marrakech馬拉喀什)
粗粒麵粉製成的Couscous,口感似米飯。
伴以肉類的為Tajine

第二天,我在Lea推介下到了當地最大的墓地看,由於Rabat位於海邊,冷暖空氣交替下,一片濃霧罩住整個墓群,迷幻非常。在我離開墓園,行至市中心之時,竟讓我重遇了LeaNis
二話不說,當然一起找個餐廳晚膳。由於昨晚與他們道別後,突然肚痛非常,上了四次厠所,還要有點點發燒跡象(第二天可說用上意志力完成行程,幸好,又無咩事﹗),這天也沒甚胃口。
Lea又有新見地了﹗她問我有沒有留意每天晚上七時半是全街最寂靜的時候,當然有,只因每個市民已捱了一整天餓,他們甚至用上飛奔的速度跑回家、餐廳,正式開始他們的第一餐早餐。原來摩洛哥人與突尼西亞人在齋戒月期間所吃的也非常不同,摩洛哥人的第一餐是蛋、橙汁,還有一些節日期間才有的榚點,真的像一頓早餐。突尼西亞人的第一頓餐則比較像傳統的晚餐,如有羊肉、湯、也有我最喜歡的Brik作為前菜。基本上,在齋戒月期間,他們的三餐會由晚上七時半順延至凌晨四時,約於晚上十時,他們便會吃午餐。在酷熱的天氣下,他們要忍受一整天的肌腸轆轆,直到晚上才可喝水和進食,但他們於翌日九時多仍要起床繼續工作。真的不能不為他們對宗教的熱誠而致敬。
難怪不少當地人在街上、火車上忍不住叫我分一些蒸餾水給他們解渴。
可能由於盛產橘子的關係吧﹗橙汁是當地人每天必喝的飲料
Lea極力推介的墓群,原來LP也有介紹。
Brik(右)是類似奄列(Omelette)的食物,內裡主要有蛋和香料,外面的皮煎得非常脆口,加上檸檬更為醒胃。(攝於突尼西亞)


年輕德國人的二戰觀

來到尾聲,我又怎能放棄我最喜歡的二戰話題。LeaNis都是隨意的人,對他們來說WWII並沒有甚麼忌諱。Nis認為二戰已是老掉牙的事,就用中國人的說話「都咸豐年前啦」,大家會記著戰爭的不好,但不會經常強調。最奇怪是當摩洛哥人知道他們來自德國,竟然高聲稱讚希特拉(Hitler),還做出那納粹手勢,嚇得他們二人連環糾正。我們猜想他們只不過不清楚過去的歷史,等於北非人聽見香港便會忍不住作出打功夫的姿態,又不斷'Jackie Chan'。縱使成龍在香港人眼中的形象已全面破產,但不得不承認他是香港的標記。
Lea再作補充在當今德國,仍然有少量的極右組織認為只有日耳曼民族才是最優秀,他們看不起任何族群。我問:「即使連我到那些區域也會被殺?」他們認為可能會有一些威嚇,殺人則說不上。不過,整體來說,極右的聲音很少,而且國民會覺得他們「痴線」,所以對整體社會仍沒有威脅。
LeaNis,雖然你不知道我在寫甚麼,不過我也會將我們的相遇事件send給你,感謝你們與我共晉兩餐。
滿街都是貓的摩洛哥
位於梅克尼斯(Meknes)33公里外的Moulay Idriss聖城
宛如迷宮的Fes el Bali古城區
認為自己擁有typical德國人臉孔的Lea(左)與她的男朋友Nis(右)


2 comments:

  1. 既然還有熱情又大方的當地人,加上光如畫,這國家還是值得一去的。

    ReplyDelete
    Replies
    1. 齋戒月又真是另一番體會,不過有時要捱一天餓,天氣異常地熱,也曾擔心中暑,幸好沒事。
      不過比較上來,我較喜歡突尼西亞,可能景點較多元化。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