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StyleSheet

Monday 30 December 2013

金融霸權─英國小黃瓜(下)

談了這麼久電影,究竟與旅遊有甚麼關係。

這回我想談的是倫敦。《醇美年華》講述的是一位在商場長袖善舞的金融才俊如何運籌帷幄,背景自然落在倫敦商業區內,被戲謔為「小黃瓜」(Gherkin)的瑞士再保險大樓(the Swiss Re Building)多次穿插於電影內,由於大廈外型奇特,圓圓長長,甚為討好,已引起我對小黃瓜的興趣。當知道它由知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擔綱設計(Norman的其他知名建築為香港匯豐銀行大廈、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倫敦千禧橋、柏林國會大廈穹隆等),更希望來到小黃瓜跟前,朝聖是也。

逛過Spitalsfield市場,好不容易,在「落狗屎」的日子,在倫敦市左穿右插,終於來到小黃瓜跟前。仰望它時,雖然雙腳已濕透(雙腳不小心踏到水窪),仍然甚為感動。渴望多年的景象,終於出現在眼前,是我每次出走的原動力。

在這感動時刻,當然要用相機拍下。大廈外觀、柱樑通通成為拍攝對象,正在拍得興高采烈之時,大廈裡的保安說要檢查我的相機,看有沒有甚麼機密設施被我拍下。行得正、企得正,你鍾意睇就睇飽佢。豈料,這名保安說拍下大堂外部的棟樑也不行,因為會攝入它們的閉路電視,這樣對他們的保安實在構成太大威脅云云,更迫令我刪除某張照片。沉住氣,忍痛delete了一張,這張被刪的照片個人認為構圖也不錯的。

隨後,這名「盡忠職守」的保安仍在檢視我其他照片,說另一張也不行。這次我可火燒心了,玩嘢啊!你這棟so called叫做全球知名的大廈,每天不知多少人來拍它的倩影,你每名遊客也干預,你不煩,遊客也煩。保安抱持的觀念是,大廈的外觀是屬於公眾,任拍也行,不過涉及棟樑的佈局(所謂機密)則不行,可能怕會暴露甚麼機密,更易惹來恐怖襲擊吧!其實保安沒有任何實在原因,不行就不行。

在他想強迫我再刪一張時,我大聲拒絕。我跟他說,你這座大廈全球知名,公眾就是喜歡它的外型才會來前來膜拜。知不知道我等了多少年才來到這裡,你現在要強迫我把拍下的照片刪除,絕對不行。再者,哪部分會拍到你的機密東西?拍攝棟樑就代表機密?哪全世界愛攝影的人以後只可拍外觀吧!

保安甚為堅持,但不算蠻不講理,他見我也不像是作姦犯科之輩,向他的同僚示意不用增援(見到他的同僚準備出來),保安反問我:「你在你自己國家也不會拍自己的商廈吧?」,意思是為甚麼來到倫敦的商廈要左拍右拍。問得好,這個問題我倒也沒想過,因為我一向對香港的商廈毫無興趣。我的立場是作為一名遊客,欣賞別國的建築物,正常不過,拍多兩張照片便會引起公眾不安,會不會是你們過分敏感啊?

在這反智的社會,歪理也可以變成真理。本來乘著避雨之時,利用這段空檔拍拍大廈橫樑,理應是正常不過的事。硬要將此聯想成侵擾保安系統,更影響到百姓和遊客的生活,真是他媽的有道理─歪理的理。

金融霸權,你的氣焰可不弱。

新與舊同時並存
甫出地鐵站便見到小黃瓜在不遠處
拍到這樣的結構便構成恐怖襲擊?
位於小黃瓜附近的The Lloyds Building也別具特色
難得的藍天白雲(攝於塔橋Tower bridge)
從塔橋遠眺的小黃瓜

Friday 27 December 2013

金融霸權─英國小黃瓜(上)

2006年上映的電影《醇美年華》(A Good Year),講述一位金融才俊(羅素高爾Russell Crowe飾)出名辣手,在商場上戰無不勝。在接手死鬼阿叔在法國普羅旺斯留下的葡萄酒莊後,赫然發覺生命中最重要的並非事業、金錢,最後如何回頭是岸云云。這套電影分別在英國和法國,這兩個我最喜歡的歐洲國家取景,不看白不看,看畢竟令人產生出走的衝動。

不得不提的是片中女角出鏡雖然不多,但她卻是今天炙手可熱的法國女星瑪莉安歌迪娜(Marion Cotillard),年前更憑扮演法國歌姬Edith Piaf的《粉紅色的一生》(La Vie En Rose)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隨後數年,她片約不斷,不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在歌舞片《華麗后台》(Nine)飾演意大利大導演Guido(丹尼爾路易斯Daniel Day-Lewis飾)的太太Luisa,對於丈夫周旋於身邊女性的無奈,表現得恰如其分,可能她天生一副好嗓子,以歌演戲更易打動人心。很多人看罷這電影後也覺得導演今回眼高手低,找來粒粒巨星,位位皆影帝影后級,卻未能交出亮眼的成績。不過以美學來欣賞,這套戲真的拍得非常漂亮,你可說與看MV沒分別,不過論Glamour、論華麗,這套電影卻交足功課。

老戲骨茱迪丹芝(Judi Dench)法英雙語,雙管齊下地歌唱,也是不可不看的場口,薑真的是老的辣。

《My Husband Makes Movies》Marion Cotillard

《Folies Bergere》Judi Dench

《醇美年華》(A Good Year)預告片

《醇美年華》(A Good Year)
《華麗后台》(Nine)

Tuesday 24 December 2013

荷蘭火車票事件─高度熱心工作人員

前文提到蘭州火車站的Hea底售票員,卻令我回想起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良好購票經驗。

由於荷蘭國土面積細小,遊客可以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為中心點並利用火車向不同城市進發。某天,又是到中央車站購票的時間,阿市作為荷蘭的首都,亦是全球遊客喜歡的旅遊勝地,火車站亦設有不同設施以配合遊客需要,如兌換零錢的機器。要留意的是,如經工作人員櫃檯購票,需另加手續費,為「慳得幾多得幾多」,我還是選擇以機器進行交易。

乘客最希望得到的資訊大多是火車開出時間、月台、價錢等,因此火車站特設一個小小的櫃檯,向乘客解難。這天,我遇到一位非常熱心的太太級員工,她除了細心地解答我想知道的事外,更熱心地捉著我的手,問我還有沒有甚麼不明白的地方。隨後,她還是不放心,吩咐其男下屬替我購票,男下屬也是細心之人,雖然他三扒兩撥便從荷蘭語版本找到我需要的票,不過我希望從英語版本再看一次,他也毫不介意再次示範。太好了,面對如此好客及細心的工作人員,我一而再地道謝。

在荷蘭的最後一天,我背著大背包從鹿特丹(Rotterdam)的Hostel走至火車站。可能是地靈人傑的關係吧,鹿特丹人也頗為友善,下班的市民沿路對我投下親切的眼光,並掛上微笑,好像甚為欣賞我獨自遠行的行動。他們的眼神看似是小事一則,實質甚為鼓舞。

鹿特丹(Rotterdam)在二戰時被德軍猛烈轟炸,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建築設計師在沒有包袱下,把鹿市打造成新銳建築物的天堂。
連路標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玩details也。
荷蘭建築協會(Nederlands Architectuurinstituut(NAi))旁的雕塑
聖羅倫斯教堂(Grotel St. Laurenskerk)內竟有餐飲設置
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Amsterdam Centraal Station)

Thursday 19 December 2013

蘭州火車票事件─另類插隊法

好像每次書寫往大陸旅遊的事,都有令人火光的經驗。我也不想這樣……要忍讓包容的,我可以盡量做,入鄉隨俗人人也知道。不過當你身處在連基本公民意識都沒有的社群內,除了火滾,還餘下甚麼……

由於往絲路河西走廊段旅遊時,正值內地五一假期,深怕火車票售罄,但要提早往深圳購票,又不太方便。2011年時,網上預訂火車票亦未推出,幸有不少熟悉內地國情的朋友出手並解釋道,由於五一假期比十一國慶黃金周短,而內地民眾在旅遊時也較喜歡到沿海城市走動,較少人會向中部或西北進發,因此,他們叫我可以放心,到蘭州後再買票亦可。

在招待所卸下行李後,便往蘭州火車站直奔,打算一口氣買下往天水、張掖、敦煌的票。深知自己的國語不靈光,好不容易才買下各種火車票。一個不小心,原來有一程火車票的日期出錯了,我當然知道是多得那愛理不理的售票員累事,根本沒小心地聽我想要哪程,便草率地按下鍵盤,後面長長的人龍某程度上也會構成一定壓力。待我發現有問題時,也是一副沒大不了的態度,叫我到站外的小型售票處改票。

這可大件事了!我可保證本來排在我前面的約15人,後來出現了約30人要求改票。15人,時間如何緊,半小時內一定改票成功,而最終引來的30人改票,我卻花了將近一小時在這小亭外呆等。套用廣東人一句俗語,真是「癡膠花」。

究竟內裡發生了甚麼事?緣何15人會變成30人?原來,有一群從來沒打算排隊的民眾,厚著臉皮地不斷纏擾排在前面的人,問可不可以一併替我改票,排在龍頭的人反正知道國情如此,人人都這樣做,不會覺得有甚麼問題;又或一時心軟,好吧好吧,替你改吧!真好,你的樂善好施幫助了這群零公民意識的人,助紂為虐大概是這種吧,對他們提供方便,卻苦了我們在後面乖乖地排隊的人。最後,半小時可以辦妥的事,沒有一小時你也做不到。一個人在外地,你說我好不好在人品複雜的火車站仗義執言?何況,大家也可能覺得沒問題,最後被人認為怪的可能是我。

要大國崛起?先好好改善國民質素吧!

在英國劍橋的旅程,認識了一位在新加坡唸書多年的內地女生,並將此事告之。這位小女生也覺得非常尷尬,她說由於已留在新加坡多年,在彼邦,人人都排隊,她已很久沒經歷過被人插隊的事。聽到我有這種經驗,她說真的不教不行,失禮街坊。

特大蘭州牛肉拉麵
富當代感的蘭州西關清真大寺
拆─發展的迷思(攝於離開白塔山公園之時)
代表黃河流域的黃河母親塑像
和政路小吃一條街

Wednesday 18 December 2013

歐陸蒼穹總是美 vs. 香港社會總是窄

早前上課聽到一位從內地來的訪問學人指出在亞洲地區,獨香港的發展模式與紐約是何其相似,原來香港有八成以上的產業與金融有關,即是剩下來的兩成人不能染指金融業,那可以做甚麼呢?

假設大家希望以賣畫作為終生事業,又或者透過街頭表演/賣唱維生,你猜長輩們會有何高見?這個問題是否很多餘,不用說,在發展才是硬道理的香港思維下,年輕人還是依循傳統框框好,讀好書、上大學、搵好工才見穩妥。

為了了解外國人的想法是否一樣,曾向荷蘭友人請教。

據荷蘭友人的觀察,一般歐洲父母當然也想子女生活得安穩,即是薪高糧準當然最好,子女能夠讀書成材誰人不想。不過如果子女醉心藝術發展,或希望透過街頭表演糊口,賺取生活費,父母內心縱不太情願,也較少「撥亂反正」,指指點點。

可能是他們了解到生活始終是子女的,仔大仔世界,多干預也是徒然。這樣也好,證明歐洲父母輩想法本夠開明,人民擁有多元價值觀,整體社會才會有長足進步,人的生活才可做到無愧於心,懂得過自己喜好的生活可不是易事。

難怪這麼多人認為歐洲蒼穹比別處美,事實證明,論述絕不是迷信,是人家真有這種條件和氖圍去成就美好的生活環境。

平生第一次玩Free Hugs也是在歐洲發生(攝於比利時布魯塞爾Place de jeu-de-Balle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這種生態盎然,又方便民眾自由穿梭的戶外經濟活動,如果在香港,隨時被反智的政府以「大笪地」等模式收編。(攝於比利時布魯塞爾Place de jeu-de-Balle跳蚤市場)
縱有心與三五知己野餐,如果周未老闆要你加班,你敢走開嗎?(攝於荷蘭阿姆斯特丹佛舟公園Vondelpark)
街頭隨興jam歌也是一樂(攝於荷蘭阿姆斯特丹佛舟公園Vondelpark)
綠蔭下的市集,能想像我們的政府會構思這類沒大錢賺又不受自由行歡迎的經濟活動?(攝於荷蘭海牙Lange Voorhout市集)
能於綠蔭下挑選心愛的古物實在是嘗心樂事
公園的雕塑也是經過細心設計(攝於荷蘭近Arnhem的庫勒慕勒美術館Rijksmuseum Kroller-Muller外,整個博物館則屬於森林國家公園National park de hoge veluwe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