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StyleSheet

Friday 23 December 2016

Day 16:鹹海沙漠化─訪木伊那克船墳場

讀畢佩瑜老師的《中亞手繪旅行:烏茲別克.吉爾吉斯》,知道老師為了外國電視節目曾介紹的船墳場,不惜千里迢迢來到位於烏國西北面的木伊那克(Moynaq),一看位於鹹海(Aral Sea)的船墳場。看畢老師的畫作,覺得船墳場定必是甚麼奇景,矢志來看看。

前往方法非常簡單,有快有慢,我選擇了慢卻經濟的方法─在努庫斯(Nukus)巴士站乘坐3個多小時巴士(巴士費為10000S,約12.4港元);回程可沒有那麼簡單,黃昏時分,已沒有任何巴士返回努庫斯,故需找共乘計程車/的士,當然司機又濫收車資(本地人收20000S,卻公然收我40000S,約50港元),若放棄此的士,可要留在木伊那克過夜。

下車後,在烈日當空下,暴走了一小時,終於見到位於55年前鹹海湖岸線的紀念碑。回想佩瑜老師及LP對此處的介紹,心裡可是酸了一截。話說,55年前的鹹海是世界上第四大內陸湖,在全盛時期可出產25000噸漁穫,佔蘇聯總生產值的1/6,在鎮上的博物館,可見到當年生產魚罐頭的照片,產量之多令人咋舌,與今日已成鹽沙漠(Aralkum)的景致相媲,不禁唏噓;如今見到的船殘骸正是50年前鹹海的捕魚船,由於鹹海已變成鹽沙漠,無魚可捕,船殘骸頓成廢鐵。

白色黃金“White Gold”=鹹海殺手


在蘇聯管治年代,由於實行計劃經濟,烏茲別克被定為棉花生產國。如LP所述,這經濟策略堪稱錯配。種植棉花需要極多水分,與烏茲別克的環境並不匹配。而烏國在5060年代盲目開發棉花種植場,棉花種植場耗水量比正常高一倍。據香港作者陸建廷所著的《一路陸遊到帖木兒汗國》所述,60年代的蘇聯政府為了增加棉花、稻米、密瓜的產量,決定使用阿姆河(Amu-Darya)和錫爾河(Syr-Darya)的河水灌溉中亞的Kyzylkum沙漠,此政策雖令烏國成為最大的「白色黃金」生產國,但由於用水量遠超兩河的負擔能力,令流入鹹海的水量大幅減少,鹹度提高,至廿一世紀,水量共減少九成,令原本是內陸湖的地形景觀轉變為沙漠,終有一天鹹海將於地圖上消失。

沙漠化致身體耗損


鹹海乾竭致周邊地區沙漠化的情形更顯嚴峻,夏天時天氣更熱,冬天則更冷;沙漠化亦令哈薩克及烏茲別克兩國的微粒子含量上升。由於鹹海海床含有鹽分和來自農藥及武器試驗的有毒化學物質,化學物質隨風飄散,令居住在鹹海附近的人容易患上肺癌及呼吸道疾病。


濫用童工惹國際關注


再者,政府定下低廉的棉花價格,又不准國民種植其他作物,而採摘棉花屬低收入工作(一公斤棉花只獲100S,約0.12港元),致國民沒能力購買任何機器或聘請勞工。每年秋冬季,政府更派出大量學童採摘棉花,此類剝削童工政策,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為抑制濫用童工,國際社會決定杯葛在鹹海一帶生產的棉花製品,當中如沃爾瑪(Wal-Mart)因用上鹹海出產的棉花,被列入杯葛之列。至2009年,當地政府立法禁上16歲以下人士工作,惟不少非政府組織如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Anti-Slavery International發現情況並沒有改善,奴隸式勞工(Slave labour)依舊存在,部分勞工更在採摘棉花期間死亡。

閱畢此文後,懇請大家在暢遊異國,放心吃喝之餘,亦多加關注與全球人類非常切身的環境議題。


 船殘骸正是50年前鹹海的捕魚船
由高處眺望的船墳場
長期暴露在風沙中的船隻,已殘破不堪。
船墳場在紀念碑不遠處
在船身上找到遊人留下的塗鴉
船殘骸分佈在荒漠上
遊人亦可走上船上,觀賞眼前的荒漠。
漫天黃沙 風呼嘯而過
形態各異的船隻是船墳場的一道奇妙風景,但住在附近的人卻因沙漠化而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能夠一訪木伊那克船墳場,儼如上了一節地理課。
自二戰至70年代,鹹海盛產漁穫,產量之豐足以製成大量魚罐頭。
在烈日當空下,暴走一小時往船墳場。